根據統計,國銀不動產授信尚有逾兆元額度,銀行局強調,沒有滿水位疑慮。(記者王孟倫攝)
〔記者王孟倫/台北報導〕國內銀行為避免集中度過高,強化控管房貸額度,卻引爆民怨聲浪。金管會強調「銀行法」第72-2條不動產放款集中度門檻,是「動態」的比率調整,不會有「滿水位」或「額度已滿」的問題。根據試算,若要達到330%不動產放款集中度門檻,至少還有超過一兆元以上的額度空間。
所謂「國銀不動產放款集中度」是金管會檢視國銀辦理不動產授信情況的重要檢視指標。這是依據銀行法第72條之2規定,銀行圈普遍稱為「不動產放款天條」。
首先,對於有外界指稱,因為國銀快要碰觸到銀行法72-2條之規定門檻,所以才緊縮房貸額度,銀行局副局長童政彰表示,這是動態控管,並沒有滿水位及額度已滿的問題。他表示,該條文規定,分子是「興建及購置住宅代款(房貸及土建築融資),截至8/27日為止是14.79兆元,分母是放款總額的55.85兆元。
由於近年來,我國出口暢旺,企業存款大幅增加,根據統計,近3年銀行存款增加11兆,也就是說存款月增約3000億元;也就是說,只要分母的存款放大,額度就會增加。
其次,根據銀行局試算,目前國銀不動產集中度比重是26.47%,而「分母」存款每增1%,就有5585億元的空間 ,因此,簡單約略推算,不動產授信至少還有一兆元以上的空間,「並沒有額度的已滿問題,那是可動態調整的」。
童政彰表示,銀行是屬於高度法遵及信賴的行業,相關信用要回歸到實際需求,配合政院健全房市政策下,金管會就是要求銀行做好KYC、確認是客戶需求,且自用住宅購屋需求,非投資客,另一方彥,也要留意不當助漲房市的行動,不要造成房市異常變動。
根據「銀行法」第72條之2規定,「商業銀行辦理住宅建築及企業建築放款總額,不得超過放款時所收存款總餘額及金融債券發售額的3成」;其中,多數銀行會自行設定28%以上為「警戒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