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寓或電梯大廈都會有公共設施,而且樓層愈高,公設愈多,集合式住宅更是多達30%。房仲說,消防設備、地下避難室或是空調機房等大型的公共設施,就可能和停車場在同一塊區域,這時就算你沒有停車位,也必需跟著一起分攤。
開車回家進到地下停車場,不用擔心吹風淋雨,真的好方便,但是裡面可能會有機電設備,還有車道,都是屬於你該付的公設費用。
簡單來說,以七樓的電梯住宅,合理的公設比為16到20%,等同買一間40坪的房子,至少有8坪公設,只要共有的地下停車場具有消防設備、地下避難室、運動與遊樂設施、水電、空調機房等這些所謂的大型公設,那住戶就得跟著一起分攤,但你卻不一定看得出來。
一份舊房子的權狀,近五十坪的主建物,多達21多坪的公設,卻連個停車位也沒有,翻到後頭點出共有的部份,分別是5坪以及16坪,如果依照使用執照字號去調資料,公設比怎麼算、有沒有包含停車位一清二楚,或是像近幾年新房子的權狀 ,只要含車位,編號、權利範圍標示得清楚,剩下共有的部份則是另外標示。
專家也建議,除了可以選擇,權狀上有分開標示外,也可以選擇買車子和房子,各有獨立權狀的房子,避免到時民眾買了房,又為有沒有車位吵得紛紛擾擾。
(轉自yahoo東森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