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 〈觀察〉太陽能市場 有形之手從未遠離

發文日期:2014/04/27
發文組織:線上新聞中心

太陽能市場有形之手從未遠離。(鉅亨網記者尹慧中攝)

全球太陽能產業自興起迄今,淡旺季周期循環似仍未有定性,主要仍在於該產業的一隻「有形之手」從未遠離,這隻看得見的手影響了供需的機制與自由市場的活動,這隻手就是政策。

2008年前,有形之手帶來了太陽能裝置的大量需求,也帶來了近約3年之久的榮景,伴隨著許多其他領域的競爭者分別跨入此領域,如台積電與聯電等。而後,隨著歐債風暴的骨牌效應,2010年當時歐洲各國開始削減政府補貼政策或加稅等使行業展開了第一次大清洗。

2012-2013年,伴隨著歐美市場祭出雙反(反補貼、反傾銷)制裁政策,再次清洗失靈的市場與過剩產能。同時,由於日本福島核災以及中國大陸經濟結構轉型與城鎮化等政策刺激使這兩大板塊需求快速躍升。

那一波政策推動的需求也使得台灣太陽能電池片等廠商在2013年第2季起迎來了業績逐季成長與轉盈的契機。而當亞洲貨幣因素干擾與未見新的更大規模補貼或政策進一步刺激,太陽能裝置需求能否就真正回歸市場機制?

這恐怕未必。畢竟市場一面希望著回歸自由市場機制,但仍未脫離對政策拉動需求的期待與提前擴充產能。

好比,看4月17日美國白宮宣布的系列「新政」,正面長期鼓勵再生能源發展,但仔細想想,這不正是因德國Solarworld集團旗下美國子公司興訴與美國商務部介入調查等,導致該區域市場成長萎縮(遠低於歐洲)而不得不再由官方推出刺激太陽能應用規模的急就章?

政策匆匆發布執行落差或失靈也使產業內傷

當全球太陽能市場規律仍在尋求固定節奏之際,中國大陸、美國等市場的有形之手又從各方面介入,儘管最終目的在導正失靈的市場,但若政策匆匆發布、執行落差或失靈,反更招致對產業的內傷,更別提由企業所提由國家對其他國家企業的訴訟仍在進行。

台廠正強化另一隻看得見的手

因此,面對這全球太陽能市場發展以來的這隻有形之手從未遠離,且僅是在股掌之上收收放放,出口導向的台廠正強化另一隻看得見的手:管理與內控協調--不盲目衝大產能或以毛利率換營收拉高,而是在一定經濟規模與利潤區間鎖住技術門檻與提升轉換效率--這樣也是一種提高永續經營與穩固核心競爭力與間接擺脫政策干擾的途徑。

最新消息橫槓

1106580_81625b5a34f83420eea66db5699a4fb2

內頁至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