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價登錄價格遭質疑不實或偏低,有人直指不動產價格現形。但地政士公會全聯會理事長王進祥認為,是內政部不敢揭露全部資訊所致;國泰建設協理陳仁澤也指出,官方刪除一部分實價登錄資訊,導致實價登錄無法真實反映價格,等於是被操縱的資訊不透明及不對稱,有以偏概全的疑慮。
備註全都刪 房價有盲點
王進祥表示,不動產交易有很多個別條件,地政士登錄價格時都會備註諸如「急買急賣」、「親屬買賣」、「債權債務糾紛」、「含路地買賣」、「增建比率」、「畸零地」、「借名」等,這些備註到了內政部手上變成「全部刪」,沒有揭露,導致價格認知存在盲點。
王進祥舉例,有一案件是含違建的建物,總價一千萬元,但本建物八百萬元,違建二百萬元,結果買賣完成後,違建被拆,價格被誤導成本建物就是一千萬元。
另外,王進祥表示,車位坪數及公共設施坪數的計價,導致整個總價可能沒有問題,但拆開後的單價就誤差很大。舉例而言,台北市一坪五十萬元的房子,六十坪總價三千萬元,一個車位約十坪、四百萬元,就要先扣掉車位再來計價,才符合實況。
陳仁澤則指出,實價登錄八月上路,但很多案件擔心財產曝光而提前登錄,導致八月移轉登記件數減少,官方又以各種理由刪除一部分申報案件,北市八月揭露的案件不到登錄的五十%,且八月揭露案件也沒有預售屋,數量少且統計樣本數也不足。
地政司︰將揭露更多資訊
對於實價登錄資訊沒有「全都露」的質疑,內政部地政司副司長王靚秀表示,價格有異或備註有特殊情況的案件,政府都會查核,查核後若對民眾沒有參考價格的數據,就會整筆不揭露,未來會逐步考慮揭露更多的資訊,以提供民眾參考。
另外,內政部實價登錄網站上,已就車位計價另提出計算公式,並要求相關人員在申報價格時,應盡量將車位面積及價格單獨申報。不過,公共設施部分並沒有明確說明,一般建物大樓的公共設施比率約二十五%至三十五%,約是建築物產權的三分之一左右。
(轉自yahoo自由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