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產新聞 » 房地產信心指標 跌破樂觀線

消費者信心指標CCI中「購買耐久性財貨時機」分項,12月調查結果為99.9,較上個月下降2.1,是當月六項指標下降最多的一項,也是第一次跌破樂觀線100。獨立指標「購買房地產時機」也出現2020年9月以來最低,僅有100.4,與今年初123.15相較,呈現大幅下跌。

 

東吳大學巨量資料管理學院講座教授朱雲鵬分析,耐久財包括汽車、3C家電和房屋,「購買耐久性財貨時機」單項是台灣消費者唯一、且時常高於100的指數,2019年2月起一直穩定高於90,2019年9月首次站回100的樂觀區,直到今年1月來到126.6史上最高點,卻也在今年12月出現跌破樂觀區,為2021年7月以來的最低。這等同於疫情期間寬鬆資金轉向炒房的房價帶動效果,已然漸漸消失。

「目前台灣已是消費信心極度不足的社會」。朱雲鵬認為,國人向來覺得投資房地產有對抗通膨的保值效果,近兩年通膨持續走高更讓民眾把現金轉為房地產,卻沒有注意到近年「房市都在開舞會」,過多資金注入堆起高房價的想像空間。

「購買房地產時機」指標為台灣房屋集團委託中大台經中心進行調查,以掌握民眾對目前是否為購買房地產時機的看法。12月調查結果剛好站在100點的樂觀、悲觀交界點上。

中大台經中心執行長吳大任指出,調查民眾個人,結果顯示對未來半年購屋看好的比例和看壞的比例差不多,亦有受訪者反映,現在看到房價下跌的空間,估計2023年上半年是購屋買點。

台灣房屋集團副總裁周鶴鳴形容,「未來的景氣比今天的天氣還寒冷」,從營建業景氣來看,營建業陷入營造原料高成本、央行升息緊縮資金,以及民眾購屋意願低落的多重負面情境。

吳大任進一步分析,耐久財、房屋購買的消費信心低落,真正重點在家庭經濟狀況出現12年來最糟情況,去年到現在通膨感受明顯,家庭經濟處於通膨陰影下更加惡化,近兩年購屋民眾增加,單件房貸動輒2、3千萬元,央行今年升息2碼半,利息支出超過預算,家庭無力購換耐久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