囤房稅近來再掀爭論,房產學者章定煊在臉書表示,時代力量主張課囤房稅,內政部認為囤房稅會傷害經濟,但這十多年來房價翻了一倍以上,目前房價已超過了2015年最高點,現在碰房價一下政府大喊會傷害經濟,台灣經濟也未免太脆弱了。
章定煊表示,如果政府願意拿出數據來,台灣的經濟只剩下房地產,其他都爛光了,也許居住正義可以扔到一邊去了。
但是,2018年台灣營造業占台灣生產毛額GDP僅2.52%,不動產服務業及住宅服務業占台灣生產毛額GDP 8.18%,兩者合計不過10.7%,不能否認每個產業都很重要,但是這樣的比重是否高到碰都不能碰一下?
從另外一個數據來看,2018年底國富毛額資產結構,非金融性資產占 84.2%,其中土地占 43.7%,房屋及營建工程占 20.3%,兩者合計64%。這部分土地還是用公告現值計算的,如果用市價計算,土地的價值起碼要增加10%以上(2018年內政部資料顯示,公告現值是市價91.32%)。
也許因為台灣國家財富大部分都放在房地產這個雞蛋籃子裡,所以碰都不能碰。但這樣的財富分配型態,造成年輕世代很大的經濟負擔,以及下一代養育費用被壓縮的社會問題,政府到底要做什麼來改善這樣的財富分配情況?
從這幾年國富調查數據來看,這部分的結果是沒有改善,在台灣「有土斯有財,沒土的人只能去吃土!」的狀況不變。
章定煊說,政府告訴我們,這幾年居住品質已有改善,但高房價下,這幾年首購族能入手的房子不是小,就是老,居住品質改善在哪裡?
章定煊表示,台灣房屋稅稅基過低,即使採時代力量提出的囤房稅版本,囤房大戶課到10%,實質稅率了不起1%。與其去討論囤房稅有效無效,不如說是否實施囤房稅是一種宣示效果,代表政府的政策動向。
時代力量希望政府能宣示房價能獲得抑制的政策走向,現在的執政黨悍然拒絕了。就如同他之前所分析的,執政黨對於房地產中間偏多的政策走向,在這一回的交手中,進一步的宣示了,也確認了。
記者游智文/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