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ld_news » 央行再推一波信用管制? 學者憂:過度針對賣方恐供需失衡

【央行打炒房】央行再推一波信用管制? 學者憂:過度針對賣方恐供需失衡

徐筱嵐

歷經去年的打炒房政策、限貸令及囤房稅修法輪番上陣,國內房市卻紋風不動,甚至預期329檔期將出現報復性推案,央行總裁楊金龍日前重申信用管制措施會滾動式檢討,「不會到此為止」。學者認為,截至目前為止推出的打炒房政策都針對賣方,短期看似有增加供給的效果,中長期會造成供給減少,在供需失衡的情況下,恐進一步推升房價。

國內房市在去年第3季後呈現價量回升,房價也持續推高,央行總裁楊金龍3月14日赴立法院財政委員會備詢,朝野立委皆關切選擇性信用管制是否會祭出第六波,抑或針對特定對象提高利率。楊金龍表示,提高利率基是為了壓抑通膨,且基於利率自由化;至於央行推出選擇性信用管制目的並非抑制房價,國內房價上漲原因,美中貿易戰後台商回台投資所帶動,將會在下周四(3/21)理監事聯席會議中審慎討論,進行滾動式檢討,「不會就到這裡為止」。

央行總裁楊金龍立法院備詢。廖瑞祥攝
央行總裁楊金龍立法院備詢。廖瑞祥攝

中央大學台灣經濟發展研究中心執行長吳大任表示,央行的利率決策會讓產業全面受到影響,升息是為了抑制通膨,況且利率調高後,不只衝擊一般家庭的房貸,也會影響產業的投資和成本,只會對產業造成誤殺,可以說是「用大砲打小鳥」,不贊成用總體經濟政策來處理個別產業問題。

吳大任指出,觀察目前打炒房政策的對象,都是針對賣方短期持有,如房地合一稅、選擇性信用管制、限制紅單轉售等,這些政策確實短期內,會讓投資客或建商急於出清,但中長期會減少供給,許多中小型建商會將房屋和土地盤給大型建商,或是資金充足的屋主長期持有。

 

他表示,在不動產持有成本偏低的情況下,以1000萬元的房屋為例,一年的稅額約1萬多元,對比購買汽車的民眾,一年要負擔好幾萬元,養房的成本比養車還低,在此結構之下,賣方承受的壓力大、市場供給持續減少,但剛性需求仍在,勢必會推升房價上揚,不論是房地合一稅或囤房稅,所帶來的效果有限。

吳大任說,現行的選擇性信用管制緊縮建商融資成數,還有「18個月內動工興建」限制,央行或可再評估選擇性信用管制可以強化的部分,甚至針對房貸利率進行管制,採取雙重控管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