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賣房子需要請人估價,但可能發生一種狀況,即是各家銀行給的價格不同,就有民眾為此苦惱,針對這類常見問題,估價師表示房屋的類型、地段等都會影響估價結果,但如果牽涉房貸需求,最終金額要以申請的銀行為準,畢竟能貸到多少錢仍由業者說了算。
女網友在Dcard發文,自稱與老公近期買房,考量社區稀有釋出因此搶著出手,花費1250萬元成功入手,透過代書得知估價與成交價匹配,但事後找別家銀行和農會估價,結果卻落差極大,別家銀行給的價格是1050萬元,農會給的只有800多萬元,心情頓時跌落谷底。
原PO透露,找原本估價的銀行再次確認,對方宣稱價格是參考實價登錄,必須實際訪視屋況才更準確,後續再度求證代書,對方仍堅稱估價結果就是1250萬元,發現疑似買貴了,不禁好奇各家銀行估價,怎會有如此大的差距?
文章吸引留言,其他網友提醒估價僅供參考,跟市場行情也沒絕對關係,並且安慰原PO未必是高價買房,還自曝曾以總價1538萬元置產,當初銀行估價也介於1200~1560萬元,還強調估價「完全是看每家銀行對物件的喜好程度跟內規,不同分行也可能有差異,所以別想太多代書不會騙你的。」
▼網友提醒估價僅供參考,跟市場行情也沒絕對關係。(示意圖/pixabay)
有內行人透露,各家銀行估價方式不同,價格有落差很正常,有些銀行的估價人員擁有估價師執照,或是從建商挖角過來,專業程度以及對房市見解也不同,都會影響估價過程,尤其只提供地址跟買賣契約,通常會先初估,能快速回覆價格的大概有以下情形,首先是行內有龐大健全的資料庫,能直接從資料庫撈看近一年有無送過該地址的估價,其次是上實價登錄查詢同地區相似物件成交價格、照會附近房仲後提供初估價格,最後則是透過金控銀行資料庫健全,官網輸入地址就能初估。
內行人表示,一般銀行估價較為保守,通常會考量以下因素,包括房屋類型、地段、新舊以及是否帶裝潢等,進而影響粗估價格,如果中意的房子是透過房仲業者介紹,提出貸款申請前可以要求給予多家銀行估價,一方面能比對行情,還可計算自備款是否充裕,但如果有房貸需求,最終金額要以申請的銀行為準。
(封面示意圖/pixab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