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日前公布 4 月消費者購屋貸款和建築貸款餘額統計。其中,購屋貸款餘額較上月續增 371.51億元至7兆5312萬元,建築貸款餘額月增 230.47 億元至2 兆1790萬元,雙雙續寫新高;而4 月五大銀行房貸利率一口氣較上月驟降 0.212 個百分點至 1.381%,續創歷史新低。
在此同時,港版國安法通過讓香港移民來台話題再度升溫,也讓許多民眾開始擔心,以高房價聞名全球的香港,要是都來到台灣,會不會推升行情?房價難道就要一去不回頭了嗎?
從以前到現在,房地產舞台上總不缺一個口袋深不可測的「外地人」。
無論是北台灣買南台灣;或是陸資、台商,到現在的香港人,彷彿來了這裡就會殺紅眼,可是從實際數字來看,外國人年年買台不過千餘件,香港人去年來台定居也不過萬餘人,和年度買賣移轉近三十萬,以及台灣兩千三百萬的人口數相比,就算真有買,也沒有買得和想像那麼多,與其說這些外來資金來買,倒不如說我們自己就能夠買到一個新高度,墊上去不只要踏腳石,也需要煙霧彈。
相較於移民,更值得注意的是,全球性的資金寬鬆,或許在我們有生之年看不到回收的那一天,台灣感覺沒有那麼深,可是不要忽略,資金行情對資產所產生的超能力,這才是真正把行情往上拉抬的關鍵。
換言之,在低利環境下,成交量起起落落,只要不要條件太離譜,槓桿做太大,頂多就是有行無市地撐在那邊,可若是好資產,大概不會回頭了。
不過,筆者看來,這波變局下,更要緊的是,姑且不論現在局勢的紛擾,台灣島內從以前就是一個移民社會,無論是討生活的清朝沿海移民、跟隨1949國民政府播遷的外省人、因婚嫁或工作的東南亞新移民,以及可見的港人移民,最終,在這片土地的人都要記得,來來去去融合為一體,這是台灣因為地理位置所造就的歷史宿命。
看透這一點,就應該要知道,歷史長河中,從來無須因誰來而訝異歡喜,無須因為誰離去而垂淚傷悲。可是對於一個政府,在眾聲喧嘩之外,風雲際會之中,怎麼善用移民潮所帶入的新能量,縱使彼此方向不同,如何把這交會時互放的光亮發揮到極致,為台灣寫下新局,才是當務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