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過去三個月了,因為疫情使得民眾大部分時間都待在家裡。房市,也因為疫情,冷淡了不少。
人們都期待房子降價,對此有人持觀望態度,在等待大幅降價後再進場購房。
房價下跌再買房不現實
等房價下跌才去買房是自己欺騙自己。
疫情使得樓盤銷量下跌,價格下浮,確實有些開發商因而資金緊張。但是從近年來區域開盤價與消費者購買房屋的情形來看,房價依然堅挺,並不致於出現暴跌。房價並沒有像有些人宣稱的,面臨崩盤的調整期了。
現實來看,我們的收入並沒有先進國家那麼高,但房價卻居高不下,之所以如此,確實與炒作有關,包括;土地炒作和房屋炒作。社會上少數富人的財富投資都瞄準了房地產市場。有限的土地資源掌握在不缺錢的權貴人士手上,又引發了「麵粉比麵包貴」的反常現象,造成了房地產暴漲的情景,也拉長了房地產的週期,今日的房地產週期已經從以往的4、5年走向10年以上,甚至長達15、20年,原因無他,就是炒作,也因此惡化了世代的不公平。
有很多人發問,在上述背景下,現在的房價會不會下跌?會不會再漲?
其實這不是一個簡單的問題,有太多因素彼此交錯影響,簡單來說,短期和政府政策(包括利率、稅制)、民眾的預期心理有關;中期則和危老改建的成效有關;長期則和人口結構(老齢化、少子化)有關,讀者不妨參閱筆者的相關文章。
華人對家的觀念是有房才是家,租房居住不是自己的家,所以人人都夢想有一套屬於自己的房子,結婚房、養老房、改善房在近十年內不會縮減。在這樣的背景下,房子需求並沒有飽和,在有需求的情況下房價就難以大幅降低,這是市場的自我調節規律。
早期蓋的房子都只是滿足民眾居住的需求,隨著經濟的發展,民眾對房屋的要求已由原來的遮風避雨,走向節能、環保、舒適、安全、智慧、景觀和宜居等方面,所以建築成本也在逐年提高,在這樣的情況下,新房的房價很難有大幅降低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