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內政部戶政司統計,去年上半年死亡人數與新生嬰兒數是1981年來,首度在上半年發生「死亡交叉」,死亡數比出生數多2137人,最新資料截至11月,死亡數累計16萬890人,比出生數多39人,自然增加率0‰,顯示我國人口不但快速老化,自然增加率負成長,恐怕提前來到,讓人口負成長影響房價的議題,再掀討論,房產專家認為,未來大專院校若沒人念會陸續退場,周邊商圈房價將因此跟著崩盤遭殃。
內政部戶政司調查科強調,這樣的數字僅能看待為短暫現象,並不代表整年與整體趨勢意義,是不是開始出現反轉也無法預測。
政大地政系退休教授張金鶚表示,老人化與少子化趨勢帶給房市的警訊,在於建商重點將不是在蓋出房子上,住老屋的老人多半會因拆除重建不划算,而延續現狀使用,供過於求的情形下,房子增建速度只會變慢,如何把市場存量的老屋做品質維護,就是市場與政策可以思考的方向,人口老化與少子化是將來趨勢,需審慎看待居住品質與檢討居住政策。
專家表示,目前死亡數還未明顯多過出生率,但是可見出生趨勢正開始反轉,少子化首先糟殃便是大學商圈。教育部公布去年度大專新生含碩、博士班的註冊率,共132個公、私立系所註冊率「掛蛋」。專家說,念大學人數愈來愈少,未來沒人念的學校將陸續退場,周邊商圈房價就會跟著崩盤,像屏東的永達技術學院倒了,就沒有人在炒這邊學區。
另外,近20年來建照核發宅數最高為2013年的13萬3072戶,而2014年、2018年也都有12萬多戶,不過今年光累計至11月份,就已達13萬4124萬,創下近23年來新高,房仲推估,以施工期2-3年推算,2021、2022年將出現超額供給。
專家認為,建商蓋房子不會因為人口多少而有影響,去年建照增加是因為危老容積獎勵關係,建商因為搶著申請,所以衝高今年建照,包括社宅以及部份工業地變更住宅區因素也在其中,是不是如市場說的建商瘋狂看好房市?不一定。
雙北老屋改建協會理事長胡偉良表示,10年內應不用擔心出生率減少問題,因為老屋淘汰速度或需求仍遠大於人口減少,未來房價真的受到影響,估計也只會微跌不會大幅下跌,因為出生率大幅減少狀況還未出現。(黃政嘉/台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