卅年前的今天,無殼蝸牛運動總指揮、國小教師李幸長高喊:「住宅是基本人權的一部分,不是商品,更不是玩金錢遊戲的籌碼!」他一聲令下,上萬人就地躺在當時全台北市地價最高的忠孝東路,抗議暴力、聚斂的金錢遊戲,讓多數人淪落為無殼蝸牛,或一輩子成為背著房貸的屋奴。
「住宅學報」及主計處統計,一九八六年的台北市地價每坪六點七萬元,一九八九年攀升到每坪廿五點一萬元,三年漲了快三倍;同期間國民所得只成長了百分之○點一二。
回首過去,李幸長說,「高房價的問題還是沒解決」,而且年輕人更買不起了,年輕人若沒有希望,不是國家社會之福。他感嘆自己年事已高,當年撼動不了金權政治,現在更難,充滿了無力感。
卅年前剛從美國返台教書的政大地政系特聘教授張金鶚也參與無殼蝸牛運動,見證台灣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住宅社會運動。他回憶,當時政府在壓力下提出興建合宜價格住宅方案、租金管制等構想,但成效不大,房市仍然炒作熱絡,直到一九八九年央行實施了選擇性信用貸款與提高利率,才稍稍平抑當時持續飆漲的房價。
然而,近十六年來台北市房價所得比從六點○一倍,去年加重到十五點三二倍,購屋負擔加重幅度擴大近十倍,但民眾實質經常性薪資幾乎原地踏步。卅年來政府推出不少政策,包括廣建國宅、購屋低利貸款、租金補貼、社會住宅,乃至於最近加碼的單身婚育租金補貼等,彭揚凱說,諷刺的是,購屋優惠貸款反倒成為支撐高房價的重要財務機制。
「結構問題沒改變,但問題型態改變了,」彭揚凱說,卅年前共眠在馬路上的人是學生、公教人員和有點保守的中產階級,卅年後的現在,經濟成長趨緩,所得停滯,但房價仍居高不下。當年抗議的中產階級,辛苦一點可能還是可以買下房子,但現在卅、四十歲左右的青世代,買房不可能靠薪水,只能靠家庭、靠父母,讓台灣社會貧富階層分化更嚴重,無屋者的下一代更難累積資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