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建築法規趨嚴,近年建商推出的預售屋空設比動輒超過33、35%,實際使用坪效有限,由於公設計算複雜,比如說,車道面積應計算入停車位分攤坪數,若列入公設,不知情的消費者恐在支付房價時被扒兩層皮。
預售建案本該清楚說明公設比與實際使用坪效,但因建築項目過多,計算內容複雜,一般民眾不易了解,遑論得知建商於公設部分是否有重複計價。信義代銷指出,過去公設比計價爭議包括梯廳和停車位部分,契約內容都需載明清楚,對消費者才有所保障。
大家房屋企畫研究室主任郎美囡指出,預售屋雖然付款方式彈性,但因為房子看不到,往往會和實際有一些落差,除了實際坪數大小之外,也要注意合理的公設比例,另外,過去也曾發生過沒有購買車位卻需要負擔車道坪數的例子,購屋人不可不慎。
標準停車位面積是以4.5坪以上計算,價格視車位位置而有所不同,通常「車道」面積會分攤至車位內計算,由車位持有者共同分攤,因而車位登記坪數會從6至15坪皆有,若車位登記面積低於4.5坪,那車道面積恐被攤進公設比計算,由於停車位是以單個計價,如此一來,民眾恐買了停車位,又多負擔共設價格。
除此,玄關梯間和出電梯後到家門口的通道,屬於該層住戶分攤的公設,如果當層每戶都計算一次而不是分攤,如此一來,恐怕也會支付額外的房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