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胡偉良】今天的我已經被媒體定位為「房產專家」,我的文章廣泛的流傳在各大媒體版面。但是大家可能不知道我的前幾次買房經驗都是以失敗告終,不但沒賺還虧了不少錢,而且還是在房地產景氣不錯的年代。
第一次:高價買進,景氣谷底賣出
記得我的第一次買房,買的是位在台北市天母東路上七層電梯華廈的4樓戶,會買那間房主要是經由同事介紹,買了他住家直上方的房子,格局完全相同,但權狀坪數卻足足比樓下多了5、6坪,折換下來單價當然比樓下便宜了許多,在貪便宜的心態下毅然買進,卻因為離上班地點(台北市區)太遠,而沒有前往居住,因此選擇了出租房子,租給一個當時在ICRT工作的老外。
因為位置離市區較遠,因此租金也不高,租了幾年後覺得很不划算,就決定賣出,卻因為房子虛坪太多(因為當時的建商把大部分的公設和土地都灌進這間房子),結果不僅難賣、賣出去的價格也不高,這次的交易是在買入並持有5年之後賣出,虧了3成多,也學到了第一次的房產教訓。
首先,同樣的格局,權狀坪數多未必是好事;第二,同樣的格局,土地坪數多未必是壞事,但你要懂的「用途」;第三,一生一次的自用住宅優惠稅率不要隨便用,那一次的使用只讓我省下了幾千塊,就把我的「一生一次優惠」給用掉了,多年後上百萬的土增稅卻已無配額可用,有夠懊惱;第四,因為沒有房產期的概念,導致把房子在週期的谷底賣出,而錯失了一年後房價的暴漲。
第二次:買下缺乏生活機能的偏郊宅,賠本售出
第二次的買(換)屋買在半山腰的新店五峰山上,是當時的山坡地豪宅,買的原因是因為喜歡那樣的自然景觀和豐富的公共設施,卻疏忽了除非自行開車,否則當地交通極不方便的缺失,再加上潮濕,住了幾年,就決定遷到山下。
這一次買賣又是大虧,23萬一坪買進,16萬一坪賣出。得到的教訓:買房子不可以買山明水秀的風景區,偏郊的房子只能租,而不適合買,因為生活不便。
第三次:買(換)房有進步,但增值性不夠
第三次的買(換)房走向市郊河岸邊,買進價22萬一坪,迄今住了20年,和20年前的買入價相比,房價漲了1倍(45萬一坪),看似不錯,但是倘若當時我買的是市區蛋黃區的房子,那麼除了省下大量的交通通勤時間,房價的上漲率更是高達2倍以上,也就是當年若買市區,我當年的花費(2000萬),現在的市值應該在8千萬上下。這次得到的教訓是:除非你打算不換房子,否則愈是蛋黃中心地帶,日後房價漲幅愈高。
就是因為這些屢戰屢敗的戰績,加上看到建商厚利又不負責任的一面,讓我決定認真鑽研房地產,並進而投入業界,進入江湖。
我到底該不該買房?——專家最真誠的買房建議
買還是不買,還是要根據自身的情況來考量。作為消費者,誰都想少花錢,成就最多事,但是現實上總是不如人意,最容易使我們受挫、受傷。
1.買房以「租購並舉」的原則為主
租房著重方便工作、生活,而買房則要兼顧投資的考量。買不起市區、買近郊,不要買太偏遠的地區。至少要保證有捷運可達,離捷運不超過 1公里的距離。
2.儘量不要買(老破小)集中的地方
這些地方拆遷難度大,未來區域房價大幅上漲的空間不大。但是因為這些老城區,區域集中,生活機能會比較齊備、便利,可以租在這裡。
3.最好的投資永遠是投資自己
男生少把時間花在電玩上,女生少買包包、化妝品,找到賺錢比現在多的職位和行業,多花錢在自我充實上,多參加實體或網路課程。多和有經驗的前輩吃飯、交誼,向他們請教實務經驗,提升自己的專業能力和方向,不要拚命做一些只是出賣時間沒有效益的兼差工作。
4.不要為了想買房而買房
有沒有房子,或者有幾間房子不能判斷一個人是否有能力,而那些真正有實力的,縱然沒有房子,一樣能過出精彩人生。
5.買房前先問問自己對於職業發展有沒有信心
如果你任職的工作穩定但成長性不高,那買房對你會是重要的生活目標,但你就別嚐試玩太高的財務槓桿,否則到頭來週轉不過來,反而偷雞不成蝕了米。
6.如果你手上有很多不錯的投資機會,那麼你不一定要買房
畢竟很多的投資方案往往可以帶來更大的投資效益,真正厲害的角色,哪怕賣光房子去闖,當他想要買房子的時候,一樣可以隨便的出手購入。
而買不起房子的人,哪怕房價下跌一半,也是買不起。因此對一些沒有太多投資管道也不敢輕易創業的人,買房才會是一個長久、穩定而持之以恆的理財考量。
7.不要輕信一些學者、江湖術士、名嘴的看法
他們的唱旺、看衰都是為了譁眾取寵、騙取關注。要把買房當成一門學問,它涉及經濟、文化、社會、心理、政府政策,更牽涉宏觀的視野,不是上述那幾類人所能理解的。
8.收入若站在社會金字塔上層,不必擔心房價漲落
如果你的收入、投資收益能夠穩穩的戰勝通貨膨脹,那你就會站在社會金字塔的上層,這種人不必擔心房價漲落,什麼時候想買,就能什麼時候買。
像一些明星、企業家都說自己喜歡租房,那是因為他們有能力買房,也有比買房更好的投資管道,他們有無數的退路,想買房,隨時也就買了。
「但若你只是一個平凡人,買房會是一條脫貧的救贖之路」,因為買房的入門條件不算太高,容易上手,風險可控,但中長期回報卻是相當可觀的。
作者簡介_胡偉良
尚禹營造董事長兼主任技師、品嘉建設關係企業創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