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地權條例》修法躺在立院8個月,直到去年底縣市長選後執政黨大敗才火速通過,房市專家痛批在房市已降溫且總統大選將至之際,打房政策是企圖影響扭曲「房產經濟周期」,從台灣50年來房產發展史來看,也只有兩蔣時代2次打房有成功,並預言選後又會開始「救房市」,歷史不斷重演。
吉家網不動產今(2)日發布台灣50年來房地產漲跌走勢圖,此時正值自2018年以來的第6次循環,可推估2023年已來到循環末段降溫的環節。吉家網董事長暨房仲全聯會榮譽理事長李同榮指出,近50年台灣房地產景氣循環,除了1996至2000年間因兩國論、亞太金融風暴影響,導致不景氣期拉長,其它都依循景氣循環理論在發展。
孰料房市景氣已自然降溫之際,政府卻修法打房,所為何來?李同榮直指,是為了在總統大選前企圖影響「房產經濟週期」,因此在選前緊縮房產政策,安撫民怨,「不過歷史一再重演,大選後救會擴張房產政策,調解被扭曲的市場」。
李同榮舉例,如2000年總統大選之前,前政府對房產信用嚴格管制,大選過後的陳水扁政府,為解救金融逾放比過高的危機,連續2年以8千億元利息補貼方式,拉房產救金融。
又如2012年總統大選前,央行選擇性區域限貸,與財政部2011年課徵奢侈稅,大選後房市在價量背離中卻死灰復燃;2016年總統大選前,政府也公布課徵房地合一稅1.0,並課徵囤房稅,大選後就公布前瞻建設,公共工程與交通建設擴張,房價也因此再展多頭氣勢。
如今面臨2024年總統大選前,政府政策除了有央行4限貸、財政部房地合一稅2.0,以及《平均地權》修法5重拳,李同榮認為這在在顯示政策企圖影響「房產經濟週期」,不過從歷史來看,打房政策只有2次成功,「政府應引以為鑑!」
第1次是蔣中正時期、1974年4樓以上禁建;另一次是蔣經國時代,1981年追查3房以上所有權人資金來源,李同榮指出,兩次成功都是威權時代強硬政策,其它政策都因太頻繁且未中核心,成效有限。
因此面對此次總統大選前哨,李同榮認為政府企圖以特殊政策影響房市週期大可不必大費周章,因為房市已走弱、房價也開始降溫,政策打房已是多餘,除了給民眾有「收割政績」、「政治操作」之遐想外,頻繁打房對市場也過度扭曲,並無好處,選後又得振興房產經濟,這難道也是台灣另類的「選舉房產經濟週期」?
(封面圖/東森新聞張琬聆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