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上漏水、樓下急跳腳」、「樓下漏水,一定就是樓上負責嗎?」相信大家對這些情況早已見怪不怪,房屋漏水問題甚至長年佔據房地產消費糾紛前列,為什麼一遇到漏水問題,公寓大廈或大樓的住戶,總是會跟樓上樓下吵翻天?責任歸屬問題也時常是越理越亂,歸根結底,問題正出自於——給排水管系統的規劃設計。
(照片提供/知間室內設計 + LCWA 林全偉建築師事務所)
早前的「集合住宅建築排水系統」及「管路的規劃設計」,由於缺乏明確法規管制,因此在設計工法上,經常是以造價成本與施工方便性當作主要考量,所以絕大多數的做法,就是將排水管路直接貫穿至下一樓層,才有了你家排水管竟在樓下住戶天花板的亂象,不只造成日後維護管理的不便性,若不慎損壞或因老舊而滲漏水時,極可能衍伸各種糾紛爭議,尤其所有權問題更是亟待解決。
(照片提供/知間室內設計 + LCWA 林全偉建築師事務所)
有鑑於此,經過長年不斷地研究討論與修正後,終於在「建築技術規則建築設備編」增訂第 29-1 條「同層排水」之規定,並且於今(2023)年元月起正式生效,也就是說,未來在 2023 年 1 月 1 日後掛件並取得建照的新建案,必須符合「同層排水」的規範,大家之後在看房子時,記得先行詢問與確認,才不會有損權益。但究竟「同層排水」有什麼優缺點?又是如何執行?這篇就來一次告訴大家!
正如前言所述及,因集合住宅(如公寓大廈或大樓)原有的給排水系統設計有所缺失,導致漏水糾紛問題層出不窮,加上給排水管路設備的生命週期遠不及建築構造,必須經常性地維護修理與汰舊換新,若是採取原本貫穿樓層的做法,等同日後若有任何問題,必須取得樓下住戶的同意,才能進行管路設備的維修與更新,既不合常理,也將成為一大困擾。
(照片來源/《集合住宅同層排水法制化與技術規範修訂之研究》)
尤其當前的施工方法,基本採取隔層配管或暗管設計,也就是將給排水管埋設於混凝土或穿越樓層,如此一來,每每檢修勢必要大動土木,而且在執行過程中,樓下住戶也要相互配合才行得通,僅僅維護管理就已經困難重重,遑論平常生活時,管線容易因共振或水錘效應而產生擾人噪音,嚴重影響樓上樓下的生活品質。
「產權」也是亟須檢討問題,依據「集合住宅公寓大廈管理法」來說,將管線貫穿樓板已是侵犯他人所有權,與此同時,現今全台建築也邁向高齡化,根據內政部房屋稅籍 2022 年的統計資料顯示,全國住宅屋齡中位數為 30.6 年,房子老了,問題自然就多了,不僅有結構安全疑慮,滲漏水與壁癌亦是常見毛病,若再不改善給排水管的規劃設計,將引發諸多不必要的住戶紛爭問題。
總結來說,傳統的給排水系統共有以下 5 項缺失:
看到這裡,相信大家也知道「同層排水」的重要性,顧名思義,即是你家水管就在你家,無須再經過他人同意才能檢修自家管線,也不用擔心滲漏水是否會影響樓下住戶,據內政部《集合住宅同層排水法制化與技術規範修訂之研究》一文中的定義即是:
「同層排水(Same Floor Draing System)是指將排水管配置於當樓層範圍內,器具的排水管設置不穿越樓板,根據不同的浴廁佈局,做合理的敷設管線坡道,達到有效的排污效果,並按設計標準做好防水層並經過防水測試,確定無漏水疑慮,採用輕質材料鋪設,並定期維修及管理。」
(照片來源/《集合住宅同層排水法制化與技術規範修訂之研究》)
重點關鍵就是「不穿越樓板」,於是在借鑑國外現行的同層排水作法,以及與各方專家學者再三研議後,目前共有 3 種同層排水的施作工法:
一、降板式同層排水
將浴廁樓板局部下降 30~60 公分,用作管道敷設的空間,依序於下沈樓板澆灌輕質水泥材料或水泥板填充作為墊層,施作防水層和面層後再決定是否回填混凝土,或是以鍍鋅鋼板當作第二層板。優點在於管線集中於下沈樓板,浴廁沒有明顯的管道間。
在配置衛浴設備時,即可具有一定靈活度,同時能降低排水時的噪音、方便檢修與減少漏水情況,但缺點就在於衍伸額外的施作費用與增加荷載重,內部積水也不容易排出,而且由於牽涉到原建築結構體,因此相對適合新成屋或大幅度的舊翻新案例。
二、架高式同層排水
將浴廁樓板抬高 20 公分以上,用作管道敷設的空間,也就是在配置好給排水系統後,以預鑄水泥磚基座、水泥板面材與批土收尾,另一作法則是將原先預埋於牆體內的管線拉明管,再以混凝土回填,因會增加樓板高度,建議減少落水頭設置,可改以高低差進行排水。
由於不會直接牽涉到結構體,所以相對適合無法調整的建築物,舉例來說,已經完工的建築或小幅度的改建與舊翻新案例等,但缺點也在於墊高,不只會影響淋浴設備與浴缸的配置,也須將各項設備佈置在同一側牆面,對樓高也會有所影響。
三、牆前式同層排水
在原浴廁牆面新增一道厚度 15 公分以上的假牆,用作管道敷設的空間,所採用的衛浴設備,如:洗手台、馬桶、淋浴設備或浴缸等,均以壁掛式處理,因此在施作以前,必須先確認好馬桶的安裝位置,將隱藏式水箱與污水管事先定位配置。
因假牆主要使用金屬骨架,優點正在於方便日後的檢修與維護,大幅減少對壁體的破壞,亦可靈活配置衛浴設備與降低水流噪音,但缺點即是不易設置落水頭,雖然可有效利用空間,但相對也會壓縮原有的衛浴尺度。
若對衛浴設備有所關注的人,相信也會想到「整體衛浴」,在日本廣泛應用於住宅與旅館的整體衛浴,即是以一體成型的概念,同步整合各項衛浴設施,而管線配置亦可在當層樓板銜接至共用的管線配管,正好符合「同層排水」的概念,以施作門檻來說也相對容易,不過礙於使用習慣的緣故,在台灣住宅尚未普及,主要用於商業空間,有興趣的人也能同步參考。
至於定期檢修與維護管線的重要性,不只是在於杜絕漏水問題,也關乎著你我的健康,從 SARS 事件到現今的新冠疫情,已證實病毒將會透過管線蔓延入侵,造成社區性感染,同層排水即可有效防止疾病傳播擴散,亦可避免蚊蟲與異味的逸散,對生活品質有顯著提升,不知大家對「同層排水」有什麼看法呢?
(照片提供/知間室內設計 + LCWA 林全偉建築師事務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