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為「限制預售屋換約」的子彈,自去年12月內政部宣布修正《平均地權條例》算起,已經飛了超過半年,市場早從震撼中回神,發展出一套新玩法。「年底選舉前不修法」的風聲,更讓被稱為「五重拳」的炒打房措施,隨著歲月蹉跎,逐漸黯淡。
回顧今年4月初,行政院公告通過《平均地權條例》修正草案時,授權了內政部公告不受換約轉售限制的例外情形,購屋者在簽約後因受強制執行、重病長期療養、非自願失業或重大變故而無力繳款,經報請縣市政府核准後,換約可不受限制。便是這句「報請縣市政府核准」,顯示換約資格認定的重大責任,將同預售屋實價登錄查核,落到縣市政府肩上。
預售屋實登周年 出錯案例仍多
各縣市政府有餘力擔此重任嗎?住展房屋網企研室指出,去年7月上路的預售屋實價登錄,時至今日,仍會見到有錯報、漏報的房屋成交案件,被刊登在內政部不動產交易實價網上。
像是今年六月底,新竹縣竹北市再出現成交單價達7字頭的預售屋實登案件,據報導,該案成交單價飆高主因,為總坪數誤植為不含車位的房屋坪數。還有眾多實登出包案例皆顯示,就算實登2.0賦予主管機關查核權,仍無法保證實登資料百分之百正確。
讓人更加好奇,關係到購屋者的健康、工作狀況等,牽扯更為複雜的換約資格認定,在跨縣市就業、購屋人口眾多下,以地方行政單位之權限,該如何快速且準確的認定換約資格,解救財務遇困難的購屋族,並防堵有心人士製造無力繳款的假象,炒作預售屋獲利呢?而若各縣市針對換約資格認定的嚴謹程度不同,又是否會造成市場不公平競爭?
【台灣最資深37年房產媒體,預售新成屋最齊全資料庫在這:《住展房屋網》官網;《住展房屋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