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ld_news » 「有頂蓋」才算公設 中庭花園、戶外泳池皆不是

「有頂蓋」才算公設 中庭花園、戶外泳池皆不是

琳瑯滿目,從大廳、健身房、遊戲間到圖書館、游泳池、咖啡吧等大樓公設,哪項CP值最高,在網路上掀起熱議,「有圖書館的社區適合養小孩」、「冬天、下雨,走到樓下就能健身超值得」,亦有民眾直言,許多公設是用來炫耀用的,實用性不高。專家指出,有頂蓋才算是公設,像中庭花園、戶外泳池都不算,不能登記在建物的共有部分,戶數太少或者管理不當,很容易淪為養蚊場,另低公設比社區,因賣相較不吸引人,未來轉手增值空間可能會受限。

 
有網友認為,許多公設根本是用來炫耀用的,花錢也不實用(示意)。資料照片
有網友認為,許多公設根本是用來炫耀用的,花錢也不實用(示意)。資料照片

批踢踢《home-sale》版一則有關買房必備公設的PO文,引來大批討論串,「電梯跟大廳必備,其他公設統統沒有才省錢」、「有圖書館的社區很適合養小孩,媽媽都懂 」、「冬季冷或下雨天走到樓下(健身房)就能跑有氧,超值得」、「包裹室大一點才好,不然每次蝦皮活動, 大廳放滿包裹超醜」,亦有網友直言羊毛出在羊身上,許多公設根本不實用,是親友來訪時,用來炫耀用的。

《住展雜誌》研發長何世昌解釋,公設分為「必要」、「非必要」兩種,管委會、梯間、機電空間、消防設備跟逃生梯、地下避難室這類,都屬必要性公設,是建築法規要求的法定基本公設;其餘像是健身房、大廳、遊戲室等等休閒設施,皆是額外增加的非必要性公設。

 

政府為鼓勵建商提供更有居住環境品質的建案,必要性公設跟陽台這類附屬建物,都歸為「免計容積」,是送給建商蓋的,不會占用到整棟建物的容積額度,但建商通常傾向蓋到滿,將部分轉為休閒設施,來提升建案包裝跟售價。

何世昌比喻,如消費券的概念,「消費券不是錢,但可以當錢來用;免計容積不是容積,但建商把它蓋好之後,登記在共有部分,可以當坪數賣」,因此建商購地時,也會把免計容積預期可回收的利益算入,而提高購地預算。

21世紀不動產企劃研究室襄理董家菱表示,休閒性公設皆須營運、保養,若戶數太少或者管委會運作欠佳,可能一段時間後,社區就無力養相關設備,而淪為養蚊場。

以相當受歡迎的公設、游泳池為例,水電、清潔耗費相對高,依規定,若游泳池水深超過1.2公尺,或水道超過25公尺、面積超過50平方公尺,就必須配置合格救生員,這些都會增加游泳池的維運費用,對戶數比較少的社區來說,難免造成長期的財務負擔。

她補充,所謂的公設是有頂蓋才算,所以像中庭花園、戶外泳池都不算公設,不能登記在建物的共有部分。

屋比房屋總經理葉國華說,不同的公設配置,哪個好或不好,端賴民眾的居住需求與使用習慣而定,以大樓、華廈產品來說,新屋公設比約在28%~33%之間,中古大樓則約在20%上下,「低公設比不代表使用面積就大,建商仍可能在建物登記項目動手腳,消費者要多留意」,別被業者的「數字遊戲」給迷惑。

他提醒,公設比低的建案,常見特點為樓梯、電梯、大廳空間明顯較小,社區看起來沒那麼氣派,這類物件未來轉手時,賣相會比較不吸引人,增值空間也可能受限,民眾購屋時可將此面向納入考量。(施智齡/台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