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貸利率位於歷史低檔區,對於想買房的民眾,目前市場上有「固定型」、「階梯型」、「抵利型」和「投資型」等不同房貸方案,究竟如何選擇?專家分析,「固定型」為市場大宗,分20年~40年期;「階梯型」在第一階段通常有3~5年寬限期,只需每月還利息,適合收入不穩、前期資金不足的首購族,降低前期壓力;「抵利型」適合較多存款的中年人和退休族,可用賬戶利息折抵房貸;「投資型」適合有資金調度需求、想做債務整合的企業老闆,可以房貸借款投資。
屋比房屋總經理葉國華表示,目前市場以「固定型房貸」佔最大宗,其中又以20年房貸最常見,不過房價逐年高漲,為降低購屋負擔,目前已有越來越多民眾選擇30年或40年房貸,降低每月負擔。
以購屋總價900萬、自備2成、利率1.5%來說,選擇20年期,每月房貸約3.5萬,對於月入5~10萬的雙薪家庭仍有可能過高。若搭配40年房貸,每月還款金額降到2萬左右,還可以控制房貸支出佔收入的三分之一,甚至接近五分之一,既不會負擔太重,也不會影響到生活品質。不過40年房貸也有缺點,要繳的總利息遠高於20年房貸總利息。
葉國華指出,民眾每月房貸維持在總收入的3~5成,在沒其他更穩定、利率更高的投資管道下,選擇20年期房貸較優,不僅可以盡早還完,繳給銀行的利息也較少。至於自備款不足、月收入不高、短期內有資金周轉需求等經濟壓力較大者,適合使用30年期以上房貸,滿足低自備、低負擔需求。
近年有房貸龍頭土銀與合庫、ㄧ銀等官股行庫推出本金前低後高的「階段式還款房貸」,通常分三個階段,第一階段的寬限期3~5年,這時僅需每月還利息,第二階段除按月付息外,還需償還部分本金,到第三階段則依照本息平均攤還剩餘年數,加計寬限期,前10年最低只要攤還房貸本金約1成,對於收入不穩定、前期資金不充裕的首購族來說,可降低前期壓力,但10年後負擔大幅加重,使用這類方案之前應細算後續負擔狀況。
市場還有「抵利型房貸」與「投資型」房貸,葉國華指出,抵利型房貸是用存款賬戶的利息折抵房貸利息,存款金額越多,付給銀行的房貸利息就越少,以縮短還款時間。而且,存款賬戶中的錢隨時可取用,資金更靈活。不過,抵利型房貸利率通常比一般房貸利率高出0.15%~1%,會比傳統房貸要繳更多利息,因此這更適合有較多存款的中年人和退休族,可能隨時要支取子女教育費、投資理財、臨時醫療費等緊急備用金,資金需求較高。
投資型房貸是將已償還的金額變成可供借款的額度,當有資金需求能以低於一般利率借出,免去信用貸款的層層審核,放款更便捷,而且可以不限次數隨時動用、清償。由於目前一般的信用利率落在5%起跳,而理財型房貸的借款利率只需2%~3.5%,因此,這類房貸對於善於理財投資、風險管控良好、有資金週轉需求的民眾更適合。
瑞普萊坊市場研究部總監黃舒衛建議,投資型房貸較適合有資金調度需求、想做債務整合的老闆,例如以總價2000萬買房,房屋增值至2500萬,隨著房屋增值而有借款空間,借出房貸做投資運用,但需提醒,這類房貸利息會高於其他房貸,以日計息,每天用複利的方式滾利,因此利息負擔較高,需做過精算,適合財務上嚴謹的企業老闆。(林佩萱/高雄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