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資調漲遠追不上房價漲勢,《蘋果新聞網》彙整2001年迄今的工資、平均年收入跟房價變化,回首20年,基本工資從1萬5840元來到2萬4千元,成長51.5%,然房價異動幅度卻直逼240%;專家指出,歷年房價漲多跌少,即便調整工資,基層勞工跟一般受薪族還是買不起房,悲傷的是,高房價拉抬租金,工資漲幅最終也是流入房東口袋。
勞動部日前公布,明年元旦起基本工資由現行24000元,調升至2萬5250元,每小時工資從160元調整成168元。《蘋果》彙整2001年迄今的工資、平均年收入跟房價變化,數據揭露,工資從2001年的15840元,數回調漲終來到24000元,漲幅51%;平均每人年所得也自40萬1946元,拉升至78萬8257元,漲幅96%。但房價仍舊輕易打趴薪資,以北市新古屋為例,20年來每坪單價從19萬元,衝至57.4萬元,漲幅高達202%。
屋比房屋總監陳傑鳴表示,北市購屋房貸負擔率已超過48%,相當於每月收入有將近一半都繳給銀行,且許多購屋族不單扛房貸,也動用信貸,財務壓力極大;若放眼看全台房價,根據政府、信義房價指數資料顯示,近20年來住宅價格已漲了237.6%,但期間國民平均年收入僅成長96.1%,基本工資更只有攀升51.5%。
「努力工作、存錢買房的夢想,完全不敵房屋的凌厲漲勢」,也因如此,年輕人買房占比不斷在下滑,這對房市、政府施政來說,是相當大的警訊。
景文科大財金系副教授章定煊直言,「基本工資調升,一般勞工購屋機會還是零,終身都得租房子,甚至房價走高,投資者藉勢漲租,以達預期投報率,最終勞工的薪水漲幅,還是流入房東口袋」。
他進一步解釋,工資與物價、房價存在間接因果關係,工資調漲後,企業營運成本提升,進而推動通膨,雇主隨之會採取降低產能、調漲產品價格的策略來因應,「屆時蚵仔麵線就更不可能有20塊的行情了」,至於房價是否會再被推高,有待時間觀察。
德明財經科技大學客座教授莊孟翰指出,無論新舊宅,價格歷年都是漲多跌少,以北市預售屋為例,2003年SARS來襲,每坪單價39.1萬元,其後走揚至2015年、北市府課徵囤房稅,價格跌落,2017、2018區域房市處於相對低點,整體跌幅不到10%,今年第二季每坪平均單價已來到92.7萬元了。
他表示,工資、年所得即便走上升趨勢,但內部存在嚴重的所得分配不均現象,一般家庭憑藉收入仍難買房,政府在房市政策上,應該執行徹底、不要游移不決,免得最終淪為口號宣示。(施智齡/台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