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以房養老從二○一五年開辦,至今仍以女性申辦較多。金管會銀行局推估,因女性平均餘命高於男性,對自身老年的經濟安全意識較高,同時也與房子大多登記在女性名下有關。
根據銀行局統計,去年以房養老核貸件數中,女性約占百分之五十五點五,而銀行平均承做的年限為十八點四四年。銀行局官員指出,從開辦以來,核貸件數都是女性高於男性。
銀行局副局長林志吉分析,女性較有自身經濟安全的風險意識,推估跟女性平均餘命較長有關。依照內政部的統計,二○一九年國人平均壽命為八十點九歲,其中女性是八十四點二歲、男性是七十七點七歲,女性的平均餘命比男性多六點五歲;另推測也跟房子大多登記在女性名下有關,許多夫妻買房,大多會登記在女性名下。
統計發現,以房養老貸款案件集中在六都,以去年來說,北北基核貸件數二四九九件,占比超過一半;其次是中彰投六九五件,桃竹苗、高屏各逾五百件,其餘像雲嘉南約三八三件、宜花東一八七件,外島則只有十八件。
以各地區平均核貸金額來看,北北基因為房價高,核貸額度也是最高,平均每件核貸約七七五萬元,其次是桃竹苗的三九四萬元,中彰投與宜花東平均核貸額度約各三八五萬、三七九萬,至於雲嘉南平均核貸額度只有二六○萬元,甚至比高屏的三一六萬元低,至於外島則是一八○萬元。核貸金額低,貸款人能取得可用於養老的貸款金也低。
銀行局指出,目前以房養老多集中在六都,主要是銀行會評估房屋價值。銀行業者也說,以房養老會依照房屋路段、屋齡等條件鑑價,假設房子位於偏遠地區、地段差、屋齡老舊,又或是不在六都的房屋,有可能拿不到七成的貸款成數,或是最終核貸的金額不如預期。
「以房養老」面臨瓶頸?金管會公布最新數據,相較往年成長率都在三、四成的以房養老貸款,去年核貸件數的成長率竟然不到兩成,在我國高齡化趨勢逐漸嚴重之下,屬高齡化金融商品的以房養老業務增幅卻逆勢趨緩。銀行業者坦言,以房養老業務需要政府更多支持。
「以房養老」貸款,正式名稱是「不動產逆向抵押貸款」,高齡者拿房子向銀行貸款,銀行每月支付貸款金做為養老金。目前共十四家銀行開辦,但集中在合庫、土銀、台企銀、一銀、華南銀等五家公股銀行。每家銀行承作條件不同,多數申貸年齡限制在六十歲以上,貸款年限卅年、貸款成數最高七成,利率約在百分之一點四至二點五之間機動計息。
根據金管會統計,去年商業型以房養老核貸件數為四八四二件、核貸金額二七六億元,核貸件數與金額年成長率在兩成左右,增幅趨緩;多數銀行去年的核貸件數只有個位數。
國內高齡化趨勢越顯嚴重,照理來說以房養老應該要持續增長。銀行業者指出,以房養老推動困難,主要是國人觀念仍難改變,台灣人有土斯有財觀念仍根深蒂固,對國內的高齡者來說,心理上無法接受把房子換成契約;加上繼承人擔憂影響到未來財產繼承,許多案例是父母想辦以房養老,但子女不答應,子女會認為未來若還不出錢,就無法繼承父母的不動產。
銀行業者也表示,長壽風險也是推動困難因素之一,大部份銀行的以房養老會設定貸款年限最長卅年,但現在國人平均餘命長,如果活超過貸款期限,房屋價值已不足以讓銀行給付每月生活費給長輩,但又不能趕長輩出去,往往銀行就要承擔起這風險;同時銀行還要承擔房屋跌價風險,都是導致銀行不積極推動的原因。
銀行局副局長林志吉表示,不敢說現在是面臨瓶頸,但確實目前以房養老還是以六都為主,主要也是銀行會去考量房屋價值,另也涉及高齡者與繼承人的觀念改變,除透過持續宣導外,也將參考銀行公會之前提出的建議,研議是否有解決的方法。
銀行公會在二○一六年就針對國內的以房養老提出建議,包括提撥專款設立的保險基金,承擔借款人終老後,出售房屋所得款項不足清償貸款本息差額的風險;也針對長壽風險,建議法務部修法,將最高限額抵押權自抵押權設定時起不得超過卅年的規定適度延長至五十年;並建議內政部提供借款人遷籍、死亡等戶籍資訊,轉供聯徵中心建檔,以利銀行查詢、掌握借款人狀況等,但未獲相關主管機關正面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