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謝抒珉、李文勝/台北報導
房子要用買的還是租的,許多人考量的就是財務能不能負擔?有部落客列出三道公式提供參考,第一是看房價所得比,不要超過6;第二考慮「房貸負擔率」,每個月支出在還貸款的錢,不要超過收入的30%,避免嚴重影響生活品質。如果是租屋族,也可以回頭檢視一下,如果租金占了家庭收入的3成,其實就可以考慮改買房子。
代銷業者:「這間是我們64坪的實品屋。」
房市熱,但房子可不是人人買得起!
租屋族:「買一間房子下去,我可能到我退休都還在付房貸。」
租屋族:「我們現在收入沒辦法說,負擔那麼高的房價,租房子為的就是不要壓縮生活品質。」
該不該買房?部落客列三公式作參考指標,公式1看房價所得比,把購屋總價除以每年可支配所得,又被稱作「購屋痛苦指數」,數字越高代表負擔愈重,6倍是極限。
舉例來說,一對夫妻每年可支配收入大約200萬元,如果看2000萬元的新成屋,房價所得比是10,顯然超過一般水準,換成看1200萬的中古屋,房價所得比降到6,相對理想。
清大科管院榮譽講座教授張金鶚:「從房價所得比來看,那當然這是很粗略的,比較好就是把房子的價格分成兩塊,一塊是自備款,一塊是貸款。」
貸款也要考慮,公式2貸款負擔率 ,每個月房貸除以家庭月收入,最好不要超過3成,避免房貸太沉重,影響生活品質。
如果是租屋族,可以用公式3來檢視,負擔租金如果超過家庭收入的3成,當自備款有了,其實就可以考慮買房,買房3公式檢視財務狀況,但學者建議,還是要回歸需求。
清大科管院榮譽講座教授張金鶚:「在這房子裡面,至少住到7-10年左右,住不到7年以上其實就划不來,因為買進賣出,你的交易成本是很高的。」
做足功課確認有購屋必要,三道公式參考評估,確保能負擔,畢竟買房是要當屋主不要當屋奴。(黃資真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