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婷如/台北報導】政府推動衛生下水道至今,全國普及率已達63.46%,但依然有近4成的建築物使用化糞池做為小型污水處理系統。專家建議,使用化糞池的舊建築,必須保持1~2年抽水肥的頻率,才能維持化糞池效能。
全國目前還有將近4成的建築物沒有接管衛生下水道,依然使用傳統化糞池做為污水處理系統。化糞池形式有方有圓,通常分成3池分段式處理糞水,中間以糞管相通,利用厭氧發酵原理讓糞便在池內經長時間發酵後,從第1池逐漸流往第3池,最後變成清水流到水溝。
太滿會從1樓馬桶冒出
通常建築物必須定期抽水肥,才能保持化糞池處理效能維持在51%,長時間不抽水肥會導致化糞池處理效能低落,影響污水處理率。但一般民眾對化糞池的了解不深,導致有些老舊公寓可能從未抽過水肥,當化糞池滿時,整棟建築物的糞水就會從1樓馬桶冒出,最後連馬路的排水溝也會發出糞水惡臭。
從事裝修業多年的監工廖荏鋒表示,如果從沒有抽過水肥,可能會遇到一個棘手狀況,因為早期化糞池興建好之後,習慣用水泥掩蓋,當初掩蓋時如果沒有在上頭做記號,數十年後即使知道化糞池大概位置,但要找到準確的孔洞位置就較麻煩;尤其是第1池孔洞的位置,是最主要抽水肥的池位。
位置準確15分鐘可抽完
廖荏鋒說明,化糞池的位置通常和廁所平行,所以從廁所的位置為基點,可以在前方馬路水溝或後院水溝察看是否有糞水排出,判斷化糞池落在前院或後院,接下來再用銑洞或拆除方式,尋找化糞池第1池的孔洞。
銑洞的好處是破壞範圍小,日後好修補,但因為銑洞機打出的孔洞約莫20公分,除非很有把握化糞池第1池位置,不然銑洞是以打洞數量計價。
另一種拆除方式則是以日薪計算,建議可請師傅在化糞池的可能區域拆除,但日後修復比較麻煩,除了要請鐵工做蓋子蓋上,可能還要找泥作修補地面,費用較高。
只要有準確的化糞池位置,其實抽水肥過程很快,約莫15分鐘就處理完畢。只是住戶最好養成定期抽水肥的習慣,避免污水處理效能低落,讓排出來的糞水造成環境惡臭,也要避免掩蓋住化糞池的孔洞,以免後續衍生其他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