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0/31 04:30文/記者張瀞勻
首購族購屋多以心中的藍圖挑選,建議以理性判斷,避免眼高手低。
近期全台瘋傳排隊建案,甚至有怪獸級建商一放出推案消息,就有購屋人漏夜排隊,甚至為了取得新案購買資格,給付掮客15~20萬元,然而不少想搶進購屋的首購族由於毫無經驗,加上對於家的藍圖有美好的想像,就像是待宰羔羊一般,專家建議,沒有經驗的買方得抓準4大心法化險為夷,順利買到理想中的房子。
根據中央銀行統計,今年9月房屋、建築貸款餘額雙雙創下新高,最新建物買賣移轉件數年增率為36.1%,締造2016年房地合一實施57個月以來的單月紀錄,顯然不只建商磨刀霍霍、推案信心高漲,民眾在購屋需求上也逐步升溫,不過買房是人生最大一筆支出,購屋前多聽專家建議,也要多關心市場動態。
台灣房屋趨勢中心執行長張旭嵐表示,買房不僅是滿足居住需求,也是理財規劃的一環,買房與一般投資不同,並非哪裡好就往哪裡買,別人推薦的不見得適合自己,應依個人財務能力,需求和條件才是選擇關鍵。
畢竟首購族購屋最大目的就是自住,因此建議購屋族,可以「先理性再感性」,先依照財務能力抓預算,再去依序條列購屋條件的優先順序,由於選擇區域地段會影響房價,因此應優先評估自己偏好的區域。
不少首購家庭會以婆家或娘家的地點附近為優先考量,或者選擇自己原本租屋地附近等等,本身就比較熟悉的生活圈,評估該區到工作地點的距離,從中選出交通和生活機能都符合期待的區域。
如果在滿足自住的條件下,還有足夠的選擇空間,就可以去思考房價的未來性。如果是小資夫妻購屋,以未來5~10年家庭人口成員增減,去思考物件坪數空間、房間數對於家庭成員規劃是否足夠等等,以自身基本需求為首要出發點,才能挑選出最適合自己的住宅,一般首購自住,換屋期至少10年起跳,住宅區域增值性可做為次要的考量選項。
購屋動輒上千萬元,而房子一住就是5、10年,若是在挑選建商這一步走錯了,恐怕將後悔莫及,住宅週報社長陸敬民指出,建商百百種,在調查建商身家時,一定要先鍵盤搜索建商過往的業績或口碑,雖然不少建商會喊冤,甚至會將錯誤推給消費者,雖然對於建商鑑別度有限,但至少有所依據。
鎖定建商後,緊接著可透過旗下近2年已交屋的社區狀況,來判定建商是否品質如過去黑歷史所言,還是真的已經全盤改善,陸敬民認為,「建設公司的建築品質不會一夕之間提升,儘管代銷都自誇建案品質好,但不如直接去看看近2年交屋的社區,通常都可以看出一些端倪」。
日前竹北一處接待中心尚未正式開賣,就有民眾在外排隊。
另外,近年有不少建商會用子公司或轉投資之開發公司推案,讓初入房市的首購族霧煞煞,陸敬民解釋,通常用子公司推案原因有二,其一是基於節稅,其二,多半為了符合「同業連帶擔保」規範,因此透過子公司推案。
不過是否用子公司推案,陸敬民認為,對於建築品質沒有太大差別,最大區別在於社區售後服務,以桃園豪宅建商為例,旗下有多家轉投資公司,若消費者有售服需求,一定要找對公司。
屋比房屋總監陳傑鳴表示,購買預售屋前可請建商出示平面圖或藍晒圖,其中藍晒圖會清楚標示各空間的使用用途,可避免違法之二次施工,以防未來被拆除的風險。
且平面圖在實際看屋時用處不小,購屋者可運用平面圖上常見的「廚具」深度先推算平面圖比例尺,藉以了解空間狀況,以正規的廚具深度為60cm來說,購屋者可先運用三角比例尺驗證得出平面圖比例尺大小,再逐一檢查確認各個房間空間是否足夠使用,並了解有無圖面與實際空間大小不符的情形。
另外,格局圖也是經常作為判斷買房需求的重點項目,陳傑鳴指出,目前建商或售屋網站所提供的格局圖,難以完全反映實際現況,而且並無法律效益,如:有可能沒畫門窗開關方向,或看不出是採光窗或落地窗,實際採光及通風狀況只能自行想像。
常見的家配圖上常會以家具、家電示意,這也是消費者需要留意的部分,有些不肖業者會刻意將家具、家電比例縮小,讓消費者誤以實際空間足以容納這些家具或家電,等到實際購屋入住後才發現正常尺寸的家具無法擺放,建議消費者購屋前除要看格局圖外,還須留意房屋室內實際坪數,避免花大錢買房後才發現和理想落差大。
陸敬民指出,以今年下半年推出的建案而言,由於受到工資、建築材料雙雙大漲,加上考量通膨,預售案開價和成交價都比往年價格高,甚至部分區域建案在短短一年內價差達到一成五,從近期買房熱況而言,市場明顯轉為賣方市場,因此實際上議價並不容易。
如果想議價應善用手邊的人際資源,陸敬民建議,通常知名建商或代銷都會釋放早鳥席次或優惠價格提供給已購客的親友,不管在預約順序或是購屋優惠,和陌生客戶會有所差異。
近期不少首購族都將目光轉往媒體、網路話題多的預售案,但購屋新鮮人到底該買先建案還是中古屋呢?陸敬民表示,以預售案而言,適合有財務規劃之民眾,例如預期未來數月會有大筆金額的分紅進帳,或是股市套現,但中古屋對於有自住需求的首購族而言,相對友善,「一樣坪數、一樣區位,成屋價格較親民,不一定得執著於新建案。」
首購族購屋心法大公開,專家建議多聽多問多打探市場動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