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視新聞網
生活中心/周希雯報導
許多人出社會後不願只領死薪水過活,會選擇做業務類型的工作,其中「房仲」更是不少人首選,只要成交就能拿到一筆可觀的獎金,甚至比得上幾個月的本薪。不過有網友抱怨,「台灣仲介費是不是貴的太離譜了?」認為菜鳥一旦成交,很容易被收滿最高的6%,引起不小討論,也有資深房仲現身說法,坦言有很多隱形成本,「大多數都是業務自己要掏錢」。
據內政部「不動產仲介經紀業報酬計」規定,民眾若委託房仲買賣房屋,雙方需支付的服務報酬最高為成交價的金6%。不過有PTT網友曬出數據,包括泰國、中國、香港等國家落在2至3%,原先6%的美國也將在今年降仲介費,令他不解說,「台灣房仲是不是賺太爽?菜鳥遇到房仲很容易被收滿2+4%」。他認為,房價飆漲和仲介費居高不下有一定相關性,並以1000萬房子為例,即使2%也能拿到20萬,「怎能想吸血到60萬元呢?」
貼文一出,引起部分人共鳴,「1500萬省下6%都可以裝潢了」、「仲介費真的該管一管了,應該設定上限」、「以前一間3、500萬6%合理,現在隨便2、3000萬6%還合理嗎?」、「薪資沒什麼變,但仲介費跟著房價倍增」。但也有人認為,「印象中高價房,仲介費好像都比較有得談」、「台灣是上限6%,你有辦法也可以談到更低啊」、「不過必須說,好的仲介給幾十萬不會覺得怎樣,特別是找到自己需求很久了」、「真的這麼不爽給仲介費,你就先訂清楚實拿多少、實給多少,剩下的仲介自己去想」。
不過房仲真的這麼好賺嗎?據《ETtoday新聞》報導,有房仲私下透露,其實過程中有許多隱形成本,「有的店會協助出一些廣告費,但絕大多數都是業務自己要掏出廣告費。」其中包括高空廣告鷹架、竹架等,部分黃金版面甚至1天都要競標到上千元、臉書廣告也是錢;前期四處拜訪開發時,還要買伴手禮、與管理員打交道等。另外,即使服務費收滿6%,收到的錢還需與店頭對拆,若成交同時有2人服務,業績獎金又得再拆分,並非所有服務費實際進房仲口袋。